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2019-01-24 22:16

 
       报名参加了北京荣德利生慈善基金会“老者不孤”项目16号在北京民众护理院的培训加陪护,但一直犹豫是不是要去,直到早晨出发的时候也还在犹豫,可能面对未知都有些迷茫、猜测、疑虑甚至逃避的心情。过来的路上我挺忐忑的,但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一定要去。
 
       第一次来民众护理院的现场,非常意外,干净整洁,弥漫着祥和的气氛。已经有很多志愿者在现场了,我开始签到,穿志愿者马甲,入座。
 
 
       刚开始还是有些紧张。在主持人的开场白和李老师的自我介绍后,整个培训有条不紊的开始了,没想到我即将进入的是一个光明、温暖、开放、关爱的世界中。
 
       麻雀
 
       我们看了一小段视频:麻雀的故事。讲述一个坐在长凳上在看报纸的中年男子,被他旁边的老父亲反复几遍询问,问的是——非常常见的路边的麻雀——是什么。
 
       男子回答了几遍之后,就很有些不耐烦,开始大声呵斥老父亲。老父亲失望的走开了,但随后又拿着一个大大的日记本走了回来,让男子大声念,原来里面记载的是男子小时候反复几十遍问老父亲,路边的麻雀是什么,而老父亲则充满了慈爱,每次都耐心的回答,哪怕每次都是回答同样的问题,并且为孩子的好奇心感到高兴。
 
 
       男子顿悟,老父亲才反复问了几遍,他就失去了耐心,而小时候的自己反复问更多回,而老父亲却依然像他第一次开口询问的时候那样对待他。男子悔恨而愧疚的抱紧了老父亲。看到这里,很多志愿者都已经开始啜泣了。
 
       培训
 
       然后李老师让大家两人一组,相向而坐,紧闭双目,互握双手。这可能是大家第一次,从日常琐碎的工作和生活中安静,停顿下来,认真的思考和家人、他人,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关系。
 
       这时候我才发现,曾经自以为不错的自己,原来也是会像视频里的那个男子那样会烦躁,会抱怨,甚至会伤害别人,伤害过自己最亲近的人。在那一刻确实感到无比的羞愧,悔恨。
 
 
       培训没有震撼的口号,但就像静静的溪流,反而有着无穷的力量,缓慢而坚定地打开了我封闭的心灵。让我更期待接下去的培训。
 
       下午李老师幽默而严肃地宣讲了志愿者的行为规范,让大家在陪伴老人时能更加顺畅、更加高效、更加活泼的交流,基金会专业的培训和应对方案,给了我很大信心,虽然是第一次,但经过培训的我就不会盲目,不着边际的开始。
 
       老人
 
       老带新的方式,我和任蕾分到一组,去陪伴一位名单上的老人,一位七十多岁的叔叔。护理院随机挑选老人,事先并没有跟老人打招呼。进入房间后,任蕾带着我按照培训的方式和老人家打招呼、落座,非常亲和。老人家也非常高兴我们过来,任蕾刚起个头,老人家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来了。
 
       老人家是北京人,讲到他上学的时候和同桌的女同学,在那情窦初开的年龄对彼此互相有好感。讲到北京和平解放,他小时候坐北京特色的铛铛车,从朝阳门到樱桃园,讲到建国门的城墙,东欧的动荡,解放后他在丰台花乡,自己养花种草77年的时候自产自销挣了十万块钱,现在一儿一女外孙女等都很孝顺,看的出老人家还是很知足的。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但老人的讲述让我们走进了他的生活,几十年的画卷就这样徐徐展开。
 
 
       因为我自己是北京人,老人家说的很多地名、事件我都从父辈那听说,或者自己也经历过,但有些事情也比较模糊,和老人家一问一答的过程,也对父辈的过往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觉得正是这个老人,带给我的这些鲜活的故事,才让我能更加理解我的父亲,他已经在国外定居,从小到大我们交流都很少,以前我们父子关系比较紧张,去年才有些缓和。而正是这短暂的陪伴,才让我能从其他的角度去多站在我父亲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经历过生活的苦难,很多事情都是不可想象的,是我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缺乏对父亲的关爱,我想我今后会做的更好的。李老师在分组的时候就说,每个老人其实都是冥冥中有安排的,会让我学到很多,其他的小组回来分享的时候,也都发现了这一点,非常神奇。
 
       收获
 
       一天的培训,在大家手挽手,围成圈,唱着歌,却忘了词的有趣场景里结束了,扫去了疲惫和紧张的心情,大家都非常有收获。
 
 
       通过基金会的安排,我们不仅仅是陪伴了老人,更加学会了如何和他人相处,体会到每个人的不容易。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每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真的期望下次再来民众护理院。
 
撰稿 | 詹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