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阅读:《身在疫区,随笔一二(上)》
[“推算下来在家隔离还不满14天,我这样反反复复的头疼,“该不会是感染了吧?”......]
柔和的力量
“好吧,我可能是感染了......”
经过刚刚一系列症状的“确认”,自己内心一番翻江倒海的思想斗争后,我索性主动接纳了,不如做最坏的打算,就当自己是“确诊”好了。
当我这么想时,心头竟开始有些松动了。
我一下子坠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仿佛悬挂着的重重的沙袋,被剪断了绷紧的绳索,踏踏实实的掉落在地上。几天来的反复怀疑、焦虑也都一下释然了,内心逐渐升起一股厚实的力量。那一刻,我能感觉到心中的平静,犹如大地一般,愿意包容一切。周围的事物也变得清晰、静谧。
我才意识到此前自己一直处在一种坚硬的对抗状态,对抗那让人感到极不安全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自己是否已感染,不确定自己是否会连累家人,不确定这一切会不会酿成大祸。对“不确定性”的对抗,令我焦虑不已,失去了对事物的理性判断。其实可怕的或许不是事情本身,是事情没发生前那些无意义的想象。
这让我回想起,其实平日里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时常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下意识地对抗一切可能带来“痛苦”的“不确定性”。可那无疑是自讨苦吃,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它无处不在。
这场疫情就是一场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曾料想它会突然降临,也无法预测它将如何发展。
面对这场“不确定性”,这次依然是一番“无效对抗”。终于,在我“精疲力竭”之后,我选择正面它,以一种柔和的态度与“它共处,意外的是,内心却反而变得平静、有力量。
柔和,意味着愿意接纳一切可能性。
没感染当然好,感染了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曾经多少以为无法接受的事情、无法跨越的障碍,不也都早已在身后了么?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我看到自己逐渐柔软下来的心,慢慢滋生出谦卑和包容,心中对苦难的接受力好像也逐渐增强,这便是柔和所带来的力量吧。
境由心生
正当我内心如过山车般起起伏伏时,爸妈还像往常一样在客厅里聊着天,他们并不知道我发生了什么。而此刻我也特别想好好的和他们待一会儿,毕竟如果我确诊了呢?像这样平静的时光实在难得。
客厅里,爸爸又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他对于政治、社会有很多自己的观点,每当讲起这些就很起兴,尤其喜欢跟我讲这些。可我从来都不是个好的听众。
我对政治不感兴趣,又觉得爸爸的很多观点有失偏颇,过于自信,甚至有些傲慢。所以每当爸爸兴致勃勃的讲述时,我都只是不走心的应和两句,然后赶紧逃离现场。可这次我却能够很有耐心地听他讲述......
我才发现其实爸爸说的也并不是没有考究,他有他的角度和思考,那些我觉得有失偏颇的观点,很多是我不曾考虑过的视角,而此前我根本没有好好静下来去倾听他。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先前是多么的自以为是,带着偏见去看待爸爸的语言和行为,我自以为自己了解他,而其实傲慢的是我自己。
越想越觉得愧疚,若不是这次的事情,我也不会有这样更谦卑和包容的态度,而这也让我再一次见识到人心的“狡黠”,即便是面对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我们也时常戴着有色眼镜,平时面对生活中的其他人和事时就更不用说了。
那天我眼中的爸爸在讲述自己的观点时,冷静而平和,全不似我平时看到的那副“愤青”模样,所谓的境由心生,大概就是如此吧。
后记
幸运的是,当天晚上我就“退烧了”。说起来很神奇,或者说很搞笑。就在我逐渐平静下来之后,吃了晚饭没多久,当我再次摸自己的额头,感觉没有先前那么热了,又让爸妈依次确认了下,都说不热,很正常。当时心里觉得又庆幸又好笑。差点上演一出闹剧。
人在生病或者脆弱时,往往更能深入的反观和思考,而很多灵感和启发也都得益于这些思考。我很感激这个小插曲,它带给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能更好的和家人相处,也更能体会在这场疫情中人们所遭受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并尽己所能地去为他们做点什么。
荣基金在这场疫情中帮助了很多人,作为一名荣基金的志愿者,很为他们感到骄傲,我想这也是灾难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令善心觉醒,令人心净化。
撰稿 | 荣基金志愿者
2020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