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下我们总是对“生”赋予美好的期许,而对于生命尽头的“死亡”只有当自己处于漩涡之中时,触摸到的冰冷才会遍布全身。
作为生命的起始和终结,生和死一直都是头等大事。2019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3.34‰。一年365天,中国有接近千万的人走向死亡,平均每天有27000多人告别此生,这是真实确切的数据,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死亡随时可能发生,无论是谁、什么年纪、什么种族,难以逃脱“死亡”这件事。
醒目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个体。传统观念下,我们总是对“生”赋予美好的期许,而对于生命尽头的“死亡”,却只有当自己处于漩涡之中时,触摸到的冰冷才会遍布全身。
国人避讳谈死亡,但生离死别每天都在发生,这是不争的事实。有关死亡的讨论中对“好死”和“坏死”的评判贯穿始终,其好坏之分,并非简单固化在心脏停止跳动那一刻“是否存在痛苦”这种表象含义上,而是基于逝者的人生经历、信仰、文化习俗的综合评判——逝者是否走地平安顺遂,也就是东方文化所说的“善终”。
我们的教育从开蒙就教我们认识生命的美好,却从不提该如何面对死亡,所以大家对新生命总是热情期待,而面对行将就木的临终,瞬间变得死寂。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文化给死亡贴上了恐怖标签。通常来说伴随死亡的恐惧来源于逝后的未知,亲人离世的悲痛来源于不舍,在充斥着未知、不舍却又无法挽回的死亡事件面前,大多数人变得手足无措,这导致了整个社会对死亡事件恐惧和焦虑。
善终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精粹,他是民众口中的五福之一,最早关于善终记录见于《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善终,传统文化下善终的基本含义:
1、没有遭遇横祸
2、能预先知道死亡时间
3、身体没有疼痛
4、心中聊无挂碍安详离世
西方文化对于死亡同样期许能有一个好的离世,美国医学会指出,好的离世是在不违反临床、文化及伦理标准前提下,让患者、家属和照护者免于痛苦折磨,整体上符合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可见世界文明虽有东西之分,时代更迭虽有古今之变,但人们对于生命尽头“好的离世”,是亘古不变的追求。那么基于快节奏生活的21世纪实现善终又有哪些要件呢?最主要有两条:一是要“死得像个样子”,就是一种坦然的、平静的死亡;二是逝者死前的意志选择受到尊重。
然而,这种貌似简单的诉求,匹配于我们的生活却还有很远的路要走。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的《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显示:中国人的死亡质量处于世界底部水平,这份报告对全世界80个国家的人口死亡质量做了细致的研究调查,最终得出了一份排名表。中国排在第71位,处于倒数后10的位置,这使得我们汗颜于担纲中华文明的接续。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经济突飞猛进,富足后自豪感溢于言表,而面对死亡质量这一不可忽视的人权,我们却如鲠在喉。死亡指数的高低虽然受国家保障政策、医疗手段、社会参与度的影响,但教育体制中“死亡教育”长期缺位!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硬伤。
我国正在迈入人口老龄化的阶段,在预期死亡率必然增加的未来日子,怎样让人不再那么痛苦地离去呢?
1.普及死亡教育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价值观,打破有关死亡的信息壁垒,瓦解夸张扭曲的社会事实所建构出的错误的死亡认知、态度及情绪。指引人们思考“何以生、以何生”的问题。
2.大力推动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Hospice care): 也称“临终关怀”,是指对预期生存期有限的严重疾病患者,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缓死亡,重点处理不适症状的舒适医疗照护。致力于解除患者身体与心灵的痛苦,帮助完成其愿望,达到患者善终、善别,家属善生的目的。
2020年随着“两会”的进行,推进“临终关怀”的提案,再次进入到人们的视野。随着社会的进步,“临终关怀”、“安宁疗护”、“尊严死”等词汇,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提及。早在2017年,国家卫计委(现卫健委)就发布了《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以及《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试行)》,并开始以试点的形式,推进安宁疗护的工作。即便这样,我国的安宁疗护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世界层面来看:美国有近45%的人是在安宁疗护机构中去世的,美国的安宁疗护项目达到了5300多个,遍布美国全部50个州。而在中国本土兴起的安宁疗护机构仅仅200余家,这与中国人口基数和死亡人数的比例无疑是“杯水车薪”。现实折射出来的是我国安宁疗护事业无论从政策、制度、保障、实行、认可度,从业人员全都远远不够。所以当前的我们“离死亡很近,但离善终很远”。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治痛道合
作者:路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