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安宁志愿者的学习笔记,身为医生的TA以志愿者的身份接触到安宁疗护,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发了对行业对自身的诸多思考,引人深思。(文中所描述的经历和观点仅代表个人)
正视心肺复苏,坚守生命尊严 ——安宁疗护志愿者学习笔记
一名安宁志愿者
2021年3月3日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因为今晚加班,无法如期参与听课和讨论,只能提前将学习体会简单记录,交由组长老师代为交流,时间仓促,浅薄不当之处敬请老师和同学们谅解。
这一节课我们重点聆听了从医学角度看待生死的话题。其中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患者临终前的心肺复苏、插管抢救意义何在?
01 艺术化的CPR影响国人抉择
我们老百姓都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医生抢救病人的场景:医生们通过“心肺复苏术”,也就是CPR,动作迅速,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将濒死的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拯救回来。争分夺秒地与死神搏斗,最后妙手回春。电视里的抢救,要么就是病人奇迹般地被迅速救回来了,要么就是太晚了病人很快就死了。
然而,医院里真正的CPR流程可能并没有那么激动人心。
人们对CPR简单的想象背后,是更为复杂、残酷的真相:CPR一般会在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开始实施,导致人心脏停止跳动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医生对心脏停止跳动的反应却基本上是一致的:按下蓝色电源,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术。
第一时间出现在急救现场的护士、医生,会努力地抢救病人,与死神争夺患者的生命:开始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CPR的现场是井然有序的:医生会给出明确的指令指导抢救的过程,护士迅捷的执行医嘱。
抢救本身也可能带来创伤:在医生按压下,病人的肋骨可能会断,身上可能会淤青出血。濒死的患者可能是无意识的,对这一切也许不会有感觉。但对他的家人、朋友来说,这其中的残忍有时候真的不忍直视。
当CPR没有作用后,结束的方式可能会特别地突兀、冷酷:参与的医生和其他护士都会静静地离开,逝者身上管子如何处理、衣不遮体怎么解决,都交给责任护士、护工或者殡仪馆的人员。除非亲眼所见,你可能无法想象这个抢救惯例中最后几分钟那种毫无人性的冷静。
02 错时错地的CPR效果适得其反
当前全社会普及的心肺复苏术(CPR),对于临终患者真的有效吗?在生命最后一刻,到底是不顾一切走完最后的抢救流程,还是可以用更有仪式感的方式让病人与世界道别?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在医院目睹过多少次死亡。我曾经供职的医院不大,近十年来我经历的慢性疾病末期患者死亡也有几十例,无一例外的要在临终前经历一次CPR。在我的印象中,只有一例经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但是几天之后仍然是离世了。
CPR成为诊疗急救手段以来,它已经成为我们对待每一个死亡的默认处理方法。而CPR原本更多地应用是在急救支持到达前,为之后的抢救争取宝贵时间的:让突发的心律失常、缺血的心脏重新回到正轨,又或者处理如溺水这样的突发事件。正确、及时地进行CPR,的确已经拯救过无数人的生命。但是,CPR有效、关键时候能救命,并不意味着应该被用在每个人身上。
CPR不能让因为器官衰竭、癌症、痴呆等问题造成的死亡停止,更不能起死回生。在上述这样的情况下,CPR真的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尽管作用有限,CPR还是在国人的想象中变成了期盼奇迹的治疗手段。
其实即使是CPR成功了,也可能会有断掉的骨头、失败的恢复过程,甚至是脑损伤等。CPR能够救人,但当前对绝大多数接受CPR的人来说,这就是他们人生中最后的经历。对于很多重症晚期患者来说,CPR成功的概率极低。比如像是由癌症、器官衰竭引起的濒死状态,实施CPR成功的概率只有不到2%(注意,这里讲的成功不是指治愈,而只是心跳和呼吸恢复)。
03 各类角色心中的末期CPR
但是,就算是在CPR基本上不起作用的一些情况下,它还是会被医生看做一个国际通用的最后的抢救手段,成一种医疗技术强大的象征,作为家属孝顺尽力的标志。
医生们的心态:
知道大概率没用,我们至少也要试一试吧,毕竟这是我们能够采取的最后一个措施。最重要的是,没有这波操作,出了抢救室会遭到家属的打骂医闹。
其实,在医生群体里,对于最后末期患者的CPR,都知道表演性质大过于治疗性质。这种背地里的想法,虽然很不尊重那种必须做出生死抉择的人的痛苦,但确实是医疗的现状。同时,这种“表演”的做法也违背了医疗伦理。
患者家属的心态:
对一些晚期癌症病人,该不该进行有创的抢救治疗?肿瘤晚期病人,大都极度衰竭,有恶液质。一些明智的家属可能会告知医生,在病人最后的时刻不要进行有创的抢救。他们可以理解医学的无奈。
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患者家属是很难主动提出不对病人进行有创抢救的,这里有医学伦理学问题。有的患者家属,为了给另外的亲属、朋友、邻里作出孝顺姿态,而要求医生给病人进行最后的“竭力”抢救。但这种抢救是徒劳的,而且对于病人并不能带来任何积极的意义。
医院管理者的心态:
人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总是会想出一些仪式,企图从中获得希望。所以要用先进现代的手段让家属在希望中期待,时间越长越好。因为人只要还有最后一口气,就意味着还与爱人、与传统、与自然、与习俗有连接。现在,我们死亡的最后仪式,变成了与一堆机器相连接、通过一堆数据来定义死亡的过程。
最近这些年,医院也在反复思考这种机械制度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欧美患者选择在面临无可挽回的死亡时,跳过医院里这种套餐式的抢救,在家里度过人生中最后的时光。
末期患者的心态:
他们考虑在生命最后的阶段,体面平静地离开更加重要。他们更加希望医生和亲人们不要做这样的“抢救”,选择用最后的时光与家人道别,安排身后事,寻求内心信仰的安宁,或者追求内心最后的激情。
我个人认为本来终末期的患者就不该进ICU, 但是在很多医院,临终抢救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由于癌细胞扩散,晚期病人多个器官衰竭,每天要靠大量的止疼药来忍受剧痛。
有病人陪护经验的人都会知道,那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和无力感,让他们恨不得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死个痛快。这种表演式的抢救涉及许多伦理和人情的问题,大多数临床医生是不得已为之。
04 正确面对CPR任重道远
由此看来,必要的死亡教育,一些临终关怀措施实施,可能会部分地改变这种困境。让家属选择不做心脏复苏抢救大概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我认为这是向尊严离去迈出的小小一步,但也是很重要的人性化的一步。
尊重生命也包括尊重病人的尊严。对于逝去的病人,他们的伤口是不是可以处理得更加好看?造口是否可以放进腹腔让病人看上去更加完整?大量腹水是否可以抽出一些让逝去的人更加舒适?给冬天逝去的病人是否及时穿上保暖的衣服?这些动作实际上是保护病人的尊严,让家属和亲友看到更加安详的遗体。
我的外公是位人民教师,在2018年11月因心梗合并脑梗离世,享年99岁。在最后同样是在昏迷状态被动的接受插管抢救。
虽然我作为医生知道没有必要抢救,应该让外公安详的离开,但是我却不敢提,我害怕母亲和舅舅骂我不孝,害怕被别人唾弃为庸医、禽兽,尽管我非常爱我的外公。所以,改变国人的临终理念和方式,任重而道远。
医学多数时候是无奈的,但是我们应该通过一些自己的努力让病人的尊严得到尊重,让病人家属感到安慰。这实际上会让无奈冰冷的医学变得温暖。
愿世界安宁缓和医疗地图上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