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特刊|他说他要表达的都在朗读里
2021-04-23 23:28
       荣基金“安宁读书”栏目,以录制读书音频的形式,在线上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共同学习和探讨安宁疗护相关的知识。
       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小笠原文雄医师所撰著的《可喜可贺的临终》一书。


《可喜可贺的临终》作者|小笠原文雄
       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你想在哪里度过?
       许多人在自己的最后一段时间,都希望能在家里面对死亡,但都因为一些原因而不得不在医院临终——觉得家人没有照顾能力、因为独居、居家医疗的费用惊人、因为家里太小等,而放弃在最舒服的家中走完这一世。
       本书作者小笠原文雄,是一位专注于居家安宁照护的医师。1989年于岐阜市内开设小笠原内科诊所,之后照顾过共计超过1000名居家诊疗患者,以及超过50名的独居患者。
       本书是他多年来遇到的动人生命故事,不仅读来温暖疗愈,更打开了我们看待生死的不同视野。46个在家临终的案例故事,让我们看到充满微笑、不留遗憾的美好告别,临终也能可喜可贺。
——摘自豆瓣读书和《可喜可贺的临终》
『朗读片段』《可喜可贺的临终》
“走的时候要和最喜爱的咖啡一起”
『朗读者』常仁

       朗读这篇文章的常老师,是一位患者家属,现在也是安宁缓和医疗的志愿者。
       “读书计划”刚开始时,他就非常热心地提供帮助。他的朗读提交后,我邀请常老师写一下他的读后感,他跟我说,他想表达的情感都在朗读里了。
       我把常老师的故事写出来,以便各位更能体会声音背后的故事。
——成佳奇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司仪的声音不断从门内传出来。我们两人一组,在门外排了很长的队伍等待着遗体告别仪式。
       这是某医院太平间的告别室,简单肃穆,走廊里是各种错综复杂的管路,机器轰鸣声沉沉地回荡着,阴冷阴冷的。
       我们来参加的是白老师的葬礼,前面排队的除了亲属,更多的是医院的医生以及医学院的学生们。白老师做了遗体捐赠,我们来向她致敬。
       常老师是白老师的爱人,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是跟医生一起会诊。当医生跟白老师聊她的病情时,我看到这个坚毅的汉子偷偷地抹了好几把脸。
       常老师跟我讲,白老师希望为医学做贡献,但自己没有时间。于是常老师就替她圆了这个心愿,报名做了10年的SP标准病人(医学生的模拟病人)。他和白老师两人都签署了遗体捐献,死后都要做“大体老师”。
       我看着床上腹部隆起的白老师,和眼睛泛红的常老师,心中满是敬意。
       几日后,常老师说儿子明年结婚,但白老师可能等不到了,能不能在病房先办个仪式?科室主任和安宁小组马上紧锣密鼓地协调,等所有事项基本都办妥的时候,我们突然得知白老师不想办婚礼了,而且态度很坚决,我们都有些诧异。
       在我把这篇文字交给常老师审阅时,常老师道出了这背后的故事。
       原来当时白老师其实是非常希望能够看到婚礼的,但她觉得医护和志愿者都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为她忙前忙后,心里很不安。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不希望占用大家的时间,她希望大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于是坚决拒绝了......
       后来芳疗老师帮白老师做按摩时,了解到她的一些兴趣爱好,我们找到了一个插画师,把她的心愿都画了下来。
       我拿着画去送给白老师,看见常老师和儿子在门外,他们看到画以后,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一遍一遍地说谢谢。
       白老师看到画也很高兴,还专门坐了起来。一家人邀请我吃西瓜,我赶紧用儿媳的手机拍下了那特殊且珍贵的“西瓜全家福”。
(插画师送给白老师的插画,白老师喜欢音乐,想重返黑池)
       白老师走时,常老师写了一副挽联:柔厚坚稳聪美人,和忍情融惠他仁。
       常老师那深沉的情感,都在他的声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