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的重大春祭节日,清明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我们的传统。
可每到这个时候,那个遥指杏花村的孩子,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的磨人精:
爷爷为什么会在这里?
妈妈你会死吗?
我什么时候死?
死的时候会很痛吗?
······
这些死亡的问题,你如何作答?很忌讳?很害怕?和孩子聊那么“深奥”的问题,你准备好了吗?
01美化、回避、转移“死亡”话题
小恩5岁,养了很久的金鱼,死了。她很难过。
妈妈觉得和孩子谈死亡,太“残忍”了。
“小恩,小金鱼回大海找妈妈了!”
小恩轻轻回了一句:“妈妈,你错了,小金鱼没有回大海,它死了。”
妈妈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别难过了,我们吃个大冰淇淋,看会儿你爱看的动画片吧。”
很多大人会美化死亡,“睡着了”,“变成星星了”,“去了另一个星球”;
或者在孩子面前隐匿悲伤,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回避、转移话题,假装死亡不会发生。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张淑美教授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
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与此同时,死亡又是那样的常见:
截至2022年3月底,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全球因新冠疫情死亡病例达6137553例;
2020年,全球有1000万人死于癌症;
全球每年有13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
还有人“主动选择”死亡——每年的自杀人数大概有70万;
庞大的数字,意味着死亡可能就发生在孩子身旁,死亡教育,是大人们回避不了的。
02死亡,结束的是生命,而不爱
很多家长担心在谈论死亡时,说得太直白会吓着孩子。
心理科医生王相兰曾说:
向孩子解释时,没有必要把人死后要去的地方说得太美好,重要的是告诉孩子死亡是人生一种不可逆转的状态,最好不要说“他要离开一段时间”这样误导孩子的话。
死亡教育是一场最好的生命教育。
绘本《跳舞》描绘了一个故事:
一个从小喜欢跳舞的女孩,她的爸爸一直微笑地注视着她,为她鼓掌,爱着她。
女儿渐渐长大、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
许多年后,爸爸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
女儿在爸爸的耳边轻声地说:
“这么多年来,我在许多地方,跳舞给许多人看,可是在我心中,每一次舞都是为您而跳的,如果失去您,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跳舞了……”
爸爸摇摇头说:
“你一定要继续跳下去,虽然你看不见我,可是不管你在哪里跳舞,我都会一直看着你。”
无论父亲在哪里,爱,会一直在女儿的心里。
死亡,可以带走生命,但是带不走人们心里的痕迹,带不走亲人间的爱。
当孩子开始问死亡的话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谈的是关于死的话题,但最终是关于如何“生”的问题。
冉克雷维说:提早认识死亡,才会深刻人生。
死亡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
03我们仍然可以怀念逝去的
每年清明,总有些家长很纠结,要不要带孩子去墓地。
法国巴黎的蒙帕纳斯公墓是巴黎三大公墓之一,它已成为巴黎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墓园内,干净肃穆,布满绿树鲜花。人们丝毫没有害怕、不吉利的感觉。
长眠于此的除了普通市民之外,还有作家莫泊桑、杜拉斯、诗人波特莱尔、数学家庞加莱、哲学家波伏娃等熟悉的名人。
你会发现原来生命的终结,可以不失尊严。对离去的人,可以静静地追忆。
这样的追思方式,这样的环境和氛围的墓地,是可以让孩子接触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多西方国家开始重视对孩子的死亡教育,一般从幼儿园开始。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彤曾写过一篇文章,记录了关于美国幼儿园的“死亡教育”。
一位名叫蒂米的男孩患脑瘤死了。
早晨的谈话课上,老师黛尼尔轻轻告诉孩子们:“脑瘤使蒂米的大脑停止了工作,也使他身体的其他部位停止了工作,蒂米死了!”
在这之后,当黛尼尔老师分发学习用品或组织游戏的时候,总有孩子说:“老师,你忘了蒂米的那一份。”
黛尼尔老师会问:“蒂米还在这儿吗?他还能回来吗?”
尽管孩子们期盼着蒂米能回来,但他们渐渐知道,蒂米死了,不能回来了。
黛尼尔没有把蒂米曾用过的桌子搬走,而是组织孩子们讨论如何使用蒂米的桌子。
孩子们知道蒂米非常喜欢恐龙,就集资买了一些关于恐龙的书,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写着:“送给特别喜欢恐龙的我们的朋友蒂米。”
大家将蒂米的桌子抬到活动室的一角,用恐龙贴画装饰桌子,桌下铺上一块小地毯,摆上恐龙玩具和恐龙书。
孩子用自己的行为传递着情绪,也在传递一个信息:蒂米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永远难忘。
英国心理研究所相关调查显示: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比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更容易走出亲人离世的悲伤。
当我们对死亡愈了解,对生命的看法就愈积极,进而能创作并统整生命的意义。
04参与死亡的仪式感
允许孩子参与死亡这样的生命仪式是很重要的。
M.C 3岁那年,她心爱的兔子死了。
妈妈在院子的柚子树下挖了一个洞,和她一起把兔子埋了。她用小铲子填平土壤,撒上花瓣,念叨着“再见,小兔兔!”
后来的几个月她经常会想起她的兔兔。妈妈会和她一起聊聊兔子的事。
第二年,第三年······每年柚子树开花的时候,M.C会问:“我的兔子变成了花,对不对?”
一个生命结束,却以另一种形式留存于世间。学着说再见,也是在学着放下悲伤、遗憾,再度温柔地走下去。
《爷爷变成了幽灵》中的小男孩艾斯本,他的爷爷突然心脏病发作,去世了。艾斯本伤心极了。
有一天,爷爷变成幽灵来到了他的跟前。爷爷告诉艾斯本,自己之所以会变成幽灵,是因为在世的时候忘记做一件事。
于是艾斯本和幽灵爷爷一起去寻找那件遗忘的事情,他们找到了爷爷过去的家,一起和爷爷去镇子上转悠,希望能帮助爷爷想起点什么。
直到最后,爷爷在艾斯本的房间里对他说:“想起来了那件事,是一件关于你和我的事情,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
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那天夜里,爷爷和艾斯本告别后,真的走了,艾斯本站在窗口目送爷爷消失在黑暗中。
艾斯本将爷爷的照片挂在了自己的房间里。
不用急切地希望孩子从忧伤中快速走出来,别忘了,难过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关键是,我们都得有和一段生命告别的机会。告别的仪式,治愈了逝者,也给了生者极大的意义。
凯蒂·巴特勒在《善终的艺术》中表示:
参与告别仪式的生者在亲属离世后,罹患抑郁症、产生创伤后压力及出现长期、复杂悲痛的几率会相对较低。
因为有互道衷肠、互相原谅的机会,生者的遗憾也会降到最低限度。
05活着,是因为爱和求知
任何一个节日都蕴含着感恩、怀念的成分。我们总能为逝去的人做点什么。
你可以和孩子谈谈:逝去亲人的故事,回忆曾和逝者一起度过的时光,逝去者身上那些令你喜爱的品质,接纳可能带来的伤痛。
死亡教育,并不简单地讨论生物学上生命形态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心灵找到安生的地方,放下不必要的恐惧、遗憾,促进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死亡教育是每一个家长面临的难题。
我们认为有些知识现在不讲,孩子长大了就明白,或许,知识的漏洞有被填补的时候,但你错过了生命教育里最博大、最怀柔的一部分:
——生命若只有知识,没有爱,那么她的意义呢?
正确认识死亡,认识生命从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不欺骗、不回避、不过度的美化,是我们带领孩子认识生命的重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