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志愿者分享 | 用心理解,用爱陪伴
2023-11-05 02:32
    荣基金杭州志愿者 安宁疗护陪伴手记
    安宁疗护病房
    01
    W老师,86岁,大学退休教师。膀胱恶性肿瘤,肺转移。因拒绝陪护,上洗手间时滑倒导致骨裂,目前只能卧床,情绪不稳定。
    陪护前了解到W老师在家人眼中比较专横、暴躁,50多岁的儿子说起来还要落泪。W老师一直强调不要保姆阿姨,嫌弃不干净。住院中骂走了好几位护工。
    进入病房,感觉到W老师有些戒备,双手拉着护士,带着审视的眼光。随着我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以及肢体接触,她慢慢敞开了心扉。三分之二的聊天时间里她一直惦记家里的珠宝,在电视机柜上的银色盒子里,珍珠饰品很美,很值钱,希望分配给孩子们,并能继承下去,但孩子们不珍惜,乱丢乱放,所以她很烦恼,觉得老人的心意不被重视。
    她很在意自己一辈子辛苦赚的钱被儿子一家乱用,很心疼。之所以对护工不满意,也是心疼钱。
    体会:
    每个年代人对金钱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差异,医疗团队对患者与护工之间无法相处的原因似乎也找到了答案。
    W老师有很多学生,即便她想念学生们,但依然不要他们来探望,怕学生们担心。能感觉到W老师应该一直以来都比较独立,要强。
    当我们要离开时,她像开始抓住护士手一样紧紧拽着我们,眼神中流露出依依不舍。
    体会:
    每个人心中都有柔软处,找到合适的方式打开它,因为它们同样需要被看见、听见。
    事后,在把相关陪护信息反馈给主任医生后,主任说:感觉到病人身上的闪光点被发现…...
    体会:
    志愿者陪护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能从医护视角之外发掘患者灵性层面的信息。
    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也只能了解到很小的一面,不同人不同角色看到的人生俨然不同。我想每个疑惑或难以理解的人、事、现象背后总有我们未看到的世界,值得去探索,多元思维的养成让我们更为柔软与独立…...
    02
    今天要去陪伴对象是J奶奶,当时J奶奶在睡觉,就陪了旁边的Y奶奶。
    Y奶奶身体还好,没有严重的疾病,相当于在那里养老。奶奶听力还好,所以陪伴过程中主要是倾听聊天加抚触沟通。
    体会:
    我们陪护的患者身体情况不尽相同,日常社交依赖的语言沟通未必是最佳方式,换一种沟通方式,志愿者和患者或许都有更好的体验。
    老人家年轻的时候也很能干,现在老了还需要人照顾,觉得自己没用了。
    体会:
    这也是许多老人共有的心态。我们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现在就是宝”,老人很高兴,说这句话听听都很高兴。
    老人穿的不多,说不冷,我摸她的手是凉的,就把她的手放在我两手中间。老人有帕金森综合症,手不停地抖。腰上特意绑了一块折叠成几层的毛巾来安放不停抖动的手。老人的手在我手里捂着的时候我们都没怎么说话,我运用零极限的方法,反复在心里默念“谢谢您,我爱您”。过了一会儿,老人的手不抖了。直到老人再次开口说话,手又抖起来。
    二十多分钟以后,J奶奶睡醒了,我们又陪了J奶奶一会儿。护士来问我情事,就结束了陪伴。
    体会:
    老年人内心深处可能多少都会有孤独情绪的。尤其是不常和他人有肢体上的接触,所以会有皮肤的“饥渴”,所以多运用抚触沟通,比如摸摸她的脸,摸着她的胳膊,握着她的手,以实现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