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游戏,教会我们如何陪伴哀伤
2025-06-16 23:34
        就在入夏前的一个周末,我和先生一起玩完了《双影奇境》(Split Fiction)。
        这是一款小体量的合作游戏,没有热闹社交的即时反馈,却以极富巧思的关卡设计和温柔克制的美术风格,在合作中悄悄开启了一场深层的练习:——倾听、等待、同步、信任。十几个小时,我们在彼此的协作中,一同体验了这四个词的份量。
        我们坐在沙发上,各自拿着手柄,沉浸在屏幕里。一个操控科幻世界,一个探索奇幻世界——两个角色在各自独立却紧密对应的时空中协同前行,我们也在游戏中默契相伴。
        游戏的关卡设计极其精妙,通过节奏与合作的编排,让人总在刚刚建立起一点默契之后,遇到新的挑战;也总在以为熟练掌握一切之后,被突如其来的设定打乱,重新寻找节奏。这种不断打破与重建的过程,不仅锤炼操作,更是一种默契训练。
        游戏的故事讲的是两位女孩,各自背负着对亲人的伤痛。
        Zoe 面对病重的父亲,用愤怒筑起心理防线,努力压抑恐惧;而 Mio 则将悲伤隐藏在快乐的表象之下,深深的自责如影随形。她失去了妹妹,却始终不肯触碰那个事实,仿佛只要维持“快乐”的外表,就能不去面对心底那片混乱。
        她们的情绪,是我们熟悉的。那些无法说出口的哀伤、强撑的乐观、逃避、愤怒、自责——在真实的世界里,在无数经历亲人病重或离世的家庭里,都悄然存在。
        这让我想起我们在安宁疗护中常常面对的情境:很多时候,家属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困在自己的情绪里,却也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接住。
        真正的哀伤不是单一的情绪,而是一种复杂的、深层的心灵波动。我们能做的,不是去“解决”它,而是成为那个能听、能容、能陪伴的人。
        在哀伤辅导的方法中,有几条对我触动尤深:
        我想,《双影奇境》会成为今年TGA“Game of the Year”的有力候选。它不仅是设计精妙的游戏,更是一段关于“理解与被理解”的练习。
        我愿将这段体验,献给每一位陪伴生命最后旅程中的安宁志愿者:真正的陪伴,是以全心去理解另一个人的情绪,愿意停留、接住、守候——这是最深的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