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六家社区中心齐聚,共探社区安宁疗护
2020-08-22 16:34
       现场宣教第02场
 
       8月20日,由北京荣德利生慈善基金会(简称荣基金)和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联合组织和推动的“社区居家安宁项目”开启了第二场线下宣教活动。
 
       第01场现场宣教回顾:社区居家安宁项目第一场线下宣教活动顺利开展
 
       第一场宣教活动在朝阳区小红门社区顺利开展后,在北京市朝阳区的社区卫生中心群里引起了很大反响,各个社区纷纷提出“我们也想参与”,“羡慕嫉妒”,“怎么能听到课程”等反馈。小红门社区卫生中心的冯靓主任将这个情况反映给了社区居家安宁项目组,项目组马上决定召开第二场宣教,对象是朝阳区对本项目感兴趣的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积极组织下,十八里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们共同出席此次第二场线下宣教活动。
 
       本次活动以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我介绍为开场,大家纷纷介绍了各自中心的特点、开设安宁疗护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组长宁晓红教授收集了大家的问题后,针对安宁疗护的现状进行了讲述,让参会的各位对安宁疗护在中国整体的发展、安宁疗护的核心理念,以及各级医疗机构所担当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宁晓红教授的分享结束后,各家社区踊跃发言,针对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讨论接近尾声时,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魏传昌科长在百忙之中专程赶到会场,对于项目组给予朝阳区社区安宁疗护工作开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朝阳区可以成为一个示范基地,真正地从实操层面将安宁疗护工作开展起来。
 
       Part2 会议讨论精华内容
 
       当天会议讨论精华内容如下:
 
       讨论1
       按要求,现在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有安宁疗护门诊/病房,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做什么?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很多困惑。
 
       宁晓红:
 
       第一步,病人筛查。通过教授门诊大夫筛查方法,给予筛查工具,就可以在门诊里筛查出需要安宁疗护服务的病人。
 
       第二步:接案。筛查出的病人或者上级医院转诊的病人由专门的安宁团队(某一个医护或者某一组医护)负责接案,管理个案的医护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能够系统的评估病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灵性问题,并且知道下一步要如何处理。
 
       第三步: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有病房的中心可以在病房开展相关服务,没有病房的可以居家开展。中心可以自行处理各项问题的就一直管理到病人离世,需要上级医院帮助的就转介。
 
       以上是一个大概的框架,里面有很多具体内容我们要逐步摸索细化。
 
 
       讨论2
       如何提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居家安宁疗护护理水平?
 
       宁晓红:
 
       我们可以针对居家照护者(保姆、子女等)开展培训和发放宣教材料,培训内容由上级专业安宁团队教授给社区的医护人员,大家熟练掌握并考核通过以后,就可以以社区为培训点定期向辖区内的居民开展相关宣教和培训,提高整体居家照护水平。
 
       讨论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整体医疗网络的末端,承载了大量的临床任务,从而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作为全科医学的主要实践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水平并不比三甲医院的弱。可老百姓普遍认为社区医院只会打针开药,如何提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普通民众心中的专业地位,让大家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安宁疗护服务?
 
       宁晓红:
 
       如果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三甲医院的医生并不知道如何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只要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医护接受了相关的培训,那我们就是要比没有培训的专业。一方面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医护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建议主管单位给予相关的认证,告诉老百姓这个认证就代表了专业水准。我们后续也可以通过建立医联体,以及先进的视频远程会诊模式,让大家知道在社区医院一样可以得到三甲医院的专家会诊服务。
 
       当然,民众宣教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大家知道生命末期不是只有去大医院一种选择,而且去了大医院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同时要宣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宁疗护团队能做什么,可以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帮助,我们可以有更多更好选择。
 
 
       讨论4
       现在安宁疗护有定价模式了吗?我们该如何收费?
 
       集体讨论结果:
 
       目前收费都在摸索阶段,我们先把提供服务的项目模块化,根据不同的模块的工作量与以往的收费项目进行比对,从而可以给主管部门提供一个有据可循的可参考的收费标准,进而推动费用标准的实行。
 
       讨论5
       安宁疗护是不是只有靠情怀才能开展?怎么体现自己的作为医生的价值感?
 
       宁晓红:
 
       在这个推进安宁疗护工作的起始阶段,我们可能更需要一些有情怀,或者对安宁疗护感兴趣的人来带动和引领。但我本人的收获是:安宁疗护不仅仅只是造福了病人,也造福了医护人员自己。
 
       面对病人是医护每天的工作,救死扶伤是医护的职责使命。可职业生涯中我们必定会遇到很多无法被治愈、死亡不可避免的末期病人,当面对这样的情况“救死扶伤”的使命令我们充满挫败和无力。因此会尽可能逃避遇到末期病人,因为不知如何处理。现在有安宁缓和医疗这个学科来装备我们,帮助我们跟病人沟通,让我们面对死亡时不再束手无策。虽然不能挽救病人,但我们发现还可以帮助病人善终,让病人有质量有尊严地度过最后一段时光。我们内心的那些挫败感将奇迹般转化为力量和价值感。所以大家如果这个观念一转变,其实就是帮助了自己。
 
       后 记 
 
       通过与六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深入讨论,我们看到了大家满满的热情和实际的问题,这都为整个项目的未来走向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感谢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以及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鼎力协助,项目组织方北京荣德利生慈善基金会和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将更加贴近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需求细化社区居家安宁项目,不断探索从而找到可以学以致用的社区居家安宁模式。
 
       愿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将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推动起来,愿更多的人能够受益,助力生死两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