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荣基金舟山团队成功举办了第一期读书会。志愿者伙伴们共聚竺静老师的芳香工作室,一起阅读路桂军医生所撰写的《见证生命,见证爱》,在春日微寒中共享书香与温暖。
竺静老师为活动精心调制了芳香精油与茶饮,将工作室装点得春意盎然。她感慨道:“虽春寒料峭,但因这群温暖有爱的人相聚,工作室仿佛迎来了暖阳。”
本次活动中,翁妮尔老师担任领读人,不仅制作了清新优美的PPT引导流程,更倡导“安心读,慢慢来”的读书理念,制定温馨规则以维护秩序、营造氛围,并带领大家齐声宣读。
读书会在互动中深入心灵。破冰环节,翁妮尔老师设计了“小物件探索内在”游戏,引导参与者通过潜意识链接自我,专注当下。共读分享时,翁老师耐心引导大家练习觉察与倾听,促进深度交流。
读书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更是一次心灵抚慰。在总结回顾环节,每位伙伴在精美的心语卡片上写下真实感受并分享,情感在字句间流淌,共鸣在交流中升华。伙伴们围绕书中内容,结合个人经历展开热议: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对死亡的避讳,恐惧;当今学校教育中对生命教育的需求;在医学生培养的领域中对“救死扶伤”的理解,是否能够考虑到“善终”;作为志愿者在安宁陪伴过程中陪伴对象与自己的情感流动,对处理好自己与家人关系的帮助;回忆起了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临行前的关照所收获的感动;清晰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在内心的转变……
以下是小伙伴们在读书会过程中的感悟心得,让我们从“只言片语”中,感受大家对生命、疾病、死亡的理解——
陪伴生命最后一程是如此温暖且意义非凡
志愿者:静霞
曾经,我对死亡充满了深深的恐惧。路桂军医生所撰写的《见证生命 见证爱》这本书,不仅从医者的专业视角出发,更融入了作为患者家属的切身体会,为我上了一堂意义深远的生命教育课。书中的文字,既体现出专业的严谨性,又让我真切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与高尚品德,促使我深入思考自身恐惧的根源。通过阅读让我认识到,生命本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完整历程,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即便我们常常无力挽回生命,但仍能尽力陪伴患者,让他们平静、安然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原来,无法面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才是我恐惧的根源,而这次阅读让我明白,陪伴生命最后一程是如此温暖且意义非凡。这一认知,大大减轻了我对死亡的恐惧。感恩遇见这样的阅读!
看见和领会生命的珍贵
志愿者:Linda
充满着好奇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在芳香中卸下匆忙和陌生。从共读一本书开始为契机,彼此去分享自己的观点、视角,去看见和领会生命的珍贵。也是希望今后有契机,可以和大家在实际的陪伴中一起前行。用“灵魂对话、灵然独照”“深度 深读”来诠释对本次读书会的感受。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与善待
志愿者:雪芬
十多年前,在我还是肿瘤病区护士长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位女性胰腺癌患者。当病人得知自己的病情,并被告知最多只能生存3个月后,情绪消沉,一直不愿和人说话,终日躺在病床上。经过我们的治疗、护理与疏导,渐渐地,患者的言语多起来了,消瘦的脸上也能看到笑容,并能经常在病区走廊上遇到家人陪伴着的她。后来,虽经积极救治,终因病情恶化而去世。她比医生的预计多活了3个月。临走前的那个上午,我护送她回家。协助她家人让她躺在床上后,我详细地交代了吸氧的有关注意事项,最后握住她的手,替她掖好被子。此时,已是羸弱不堪的她竟睁开眼,向我投来一丝笑容。
几周后,在医院的一次周会上,办公室主任宣读了一封感谢信,信中特别提到了我们护士,原来是该患者家属的来信。当时,我特别感动:其实我们为她做的也并不多,却让患者家属如此在意和感激。也许我们给予的只是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句真诚的问候,但在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眼里,可能就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与善待,哪怕是一位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患者,这正是人性的光辉所在。
曾经参加过各种读书会,第一次参加荣基金的读书会,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关于生命,关于死亡。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每一个生命的故事都值得聆听,在聆听中抚慰、在聆听中疗愈。安心读,慢慢来,阅读生命,成长自己。
生命莫要留下遗憾
志愿者:文博
陪伴做什么呢?我理解他们喜欢唠嗑就陪他们唠嗑,他们喜欢唱歌就陪他们唱歌,他们喜欢看书就陪他们读书,他们如果喜欢小动物我就带小动物,总之他们喜欢怎样我能做的尽量为他们去做。如何能让大家快乐点是一种祝福吧,别留下遗憾心情好点多好!
读懂“生命”,见证内心成长
志愿者:俞娜
“妈妈开始学习了,孩子开始幸福了!”虽和安宁疗护的主题偏离了,但内心也在成长。
心安便是归处
志愿者:竺静
心安便是归处,能拥有这样的平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下午的读书会充满爱与能量!
线下读书会,将会成为遇见对生命意义探索的有缘人一次次美好的链接。未来,荣基金舟山团队将继续以书为媒,搭建心灵交流的平台,与大家一起的共鸣让自己内心再次充满感恩,让爱与温暖在每一次共读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