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晨光漫过梧桐枝桠,浦东民众敬老院的庭院里飘起熟悉的旋律。2025年3月29日上午,北京荣德利生基金会上海地区的志愿者们,为银发长者们编织了一个浸润着歌声与烛光的早晨。
沪语唱作人周勇轻拨吉他弦,《迟到》的旋律如清泉般流淌,老人们跟着节拍挥舞着手旗帜跟唱,眼眸里泛起星子般的光亮。浸润着石库门烟火气的《上海味道》,裹着弄堂童谣趣味的《庙里一只猫》,让沪语独有的糯软音调在庭院里发酵成醉人的陈酿。
当话筒传递到老人手中,《青藏高原》的嘹亮穿透岁月云层;《打靶归来》的铿锵节奏里,叔叔挺直腰板,浑浊的嗓音迸发出青春的力道。志愿者们则化作柔和的声浪,在邓丽君的温柔歌声里,将老人们的歌声稳稳托起。穿红色纱裙的美丽舞者旋开《鸿雁》的羽翼,衣袂翻飞间,恍若掠过草原的长风。
动人的时刻定格在钢琴叮咚响起的刹那。蛋糕上的烛光轻轻摇曳,照见老寿星们与志愿者小姑娘共同鼓起腮帮的模样。钢琴老师弹起欢快的生日歌,全场一起为寿星们送上祝福。
角落里,几位失智老人安静地坐在志愿者们的身旁。他们或许会记不清志愿者的模样,但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有人突然跟着哼出了声;看到蛋糕上跳动的烛光,浑浊的眼睛里也泛起了笑意。
这些瞬间的快乐,就像一粒粒种子,悄然埋进记忆的土壤——岁月或许会模糊故事的细节,但那份被歌声拥抱的温暖,终将在某个时刻,成为心底温柔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