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基金成都 | 以爱为灯,照亮生命来路与归途
2025-05-08 23:15
       在荣基金成都团队多年来的公益旅途中,一位位志愿者伙伴以不同方式诠释着“生命影响生命”的温暖修行。他们始终相信,真正的公益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让施与受双方在碰撞中照见彼此的生命光亮。让我们通过其中两位资深志愿者老师的分享,感悟他们用爱心谱写的公益诗篇。
       在公益花园中播撒希望,“全能型选手”刘乂嘉的温暖修行
       荣基金成都团队有一位被大家亲切称为"全能型选手"的刘乂嘉老师。从助学关怀到安宁疗护,从心理支持到安心工作坊,她的身影活跃在每个需要温度的角落——既为校园里的师生家长撑起心灵的伞,也为负重前行的医护人员点亮疗愈的灯。
       以下是刘乂嘉老师对多年来参与公益活动的心得分享。
       有伙伴说我是全能型选手,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感觉荣基金成都更像一个班级,在这个集体里,有一些女生喜欢跳橡皮筋,有一些女生喜欢抓子儿,或者是跳房……你可能今天跟这个女生去跳跳橡皮筋,明天跟那个女生去抓子儿,后天又去跳跳房子。那你就会特别有归属感。
       我们去做的这些所谓服务,我觉得它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我觉得这个意义,可能对我个人来说意义更大。它会提醒我:身在福中要知福。
       如果我没有实际接触到这些需要帮助的老人或是留守儿童,没有去接触到正在困境中的人。我会忘了我曾经受过苦,我也会忽略一个事实,我会经历怎么也躲避不了的生老病死,也会浪费掉现在感觉还不错的人生。我会每天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然后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烦忧。
       我非常感谢荣基金这样团体,在我还能做点什么的时候发挥专业特长。至于具体做什么,只要能帮助到别人,我都愿意参与。
       生命旅程的摆渡人,李唯僮的十年心灵护航记
       荣基金成都志愿者团队里,还有另外一位资深的心理学老师——李唯僮老师,她不仅热心参与全国性的公益项目,每年还独立举行公益的亲子课程,所有的收益如数捐给藏区贫困的孩子。
       以下是李唯僮老师近年来持续参与公益行动的心得感受。
       我是从2015年开始做陈香梅公益基金下面的留守儿童项目,差不多这10年都是在儿童项目里面打转转。前两年父亲生病,然后我慢慢去了解安宁疗护,才发现它的重要性。我感觉这可能是我未来的方向。后来我开始进入到安宁疗护的案例。
       丁老师曾经调侃我,说我活在知识的海洋里。因为自己常年讲课,有时还是一两百人的大课,课堂上很多知识有点信手拈来的感觉。可是当我实际参与到陪护案例的时候,才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话不假。当看到口齿不清、垂垂老矣的老人,当看到即将离世的病患,你就会觉得其实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的B面,我印象很深的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哥因为患癌时日无多,说着说着他的眼泪就湿了眼眶。其实他比我只大几岁。
       那天回去,我跟我先生在分享的时候,他马上就跟我说,你们下次啥时候有,我也想去。我想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它让我从另一面窥见人生,对接下来的人生,我多了一份的意义和使命感。怎么把这段人生用好。在我有能力时,还能为身边人做点什么?我不要活在知识里,而是活在生活里。还有就是,一定要珍惜,珍惜自己,珍惜每一个跟你擦肩而过的生命。
       结语:安宁志愿者,既是临终者的摆渡人,亦是生者的启明灯,他们用陪伴诠释"陪伴"的深意——不仅抚平离苦,更让每个生命阶段都绽放尊严之光。